一 很多朋友认为,孙悟空之所以不这么做,是因为在五行山下压得够久,以至于出来之后就畏首畏尾,生怕对方再来一个类似五行山类的招数,让他无法获得自由。其实这是当然的事情,毕竟五行山的遭遇是孙悟空一辈子最大的阴影。
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,孙悟空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可不轻松,当初五行山外加一张写有六字真言的帖子,压得他无法翻身,唯一能动的只有双手以及脑袋,而且动作幅度相当的小。不是有那么句俗话吗?
孙悟空
生命诚可贵,爱情价更高,若为自由故,两者皆可抛。而孙悟空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,丧失的就是自由。尤其是他在大闹天宫时,状态达到顶峰,结果遭遇五行山的失败,心理产生了极大的落差。但是又囚禁在五行山下,这心情的凄惨是不可以用正常语言来描述的。
而比自由更可怕的是他的孤独,就像现实生活有的罪犯被判了无期徒刑,失去了自由,然而他却依然害怕被关进小黑屋,因为那里充满了孤独与寂寞,这才是最恐怖的,而孙悟空在山下,几乎很少有人经过,所以是非常寂寞的,就跟关进小黑屋也差不了多少。
展开剩余77%很显然,孙悟空不像再落到五行山的下场,因此在取经路上他特别在意,甚至开始畏首畏尾。许多实力强劲的妖王,他其实可以自己摆平,但是却还是选择了找外援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他利用地煞变化术可以轻松潜伏进妖精的洞穴,他只要在妖王酣睡期间,抄起金箍棒,一棒子了之,那妖王就没有不被消灭的,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妖王都有他那样的境遇,能吃老君5葫芦仙丹炼就金刚不坏之身。
猴子吃丹
然而自从五行山一役后,他终于了解到自己的真实实力与顶级大佬的差距,再加上五百年来复盘之前的所有战斗,才发现所谓的大闹天宫,其实是人家的故意放水,凭自己的真实实力,也就能与哪吒,杨戬之流战平,并没有搅动天下的能力。因此他才非常低调,对于路途中遇到的妖王处理起来非常谨慎。
他甚至自行总结出一套规律,这套规律可以保证自己在降服妖王的同时,并不会被报复与反噬。其实书中写得非常明白,具体是如下:
若是天魔,解与玉帝;若是土魔,解与土府。西方的归佛,东方的归圣。北方的解与真武,南方的解与火德。是蛟精解与海主,是鬼祟解与阎王,各有地头方向。我老孙到处里人熟,发一张批文,把他连夜解着飞跑。
这段话其实就是他的处理妖王的办法,可以将自己的风险规避到最小程度。
猴子
二不过如果大家深度解析孙悟空,就会发现猴子其实并不是咱们想象的那样嚣张跋扈,相反他谙熟人情世故,这也是为什么他大闹天宫,偷吃老君的仙丹,到最后哪方大佬也没有想真的置他于死地。
孙悟空的人情世故其实打从石头中蹦出来就有的,只不过随着一些境遇改变过一些,但大体上他还是很有头脑,很识时务的。咱们就具体来看一下猴子的人情世故。他刚出生时,就非常懂礼貌,原著这样记述:
内育仙胞,一日迸裂,产一石卵,似圆球样大。因见风,化作一个石猴,五官俱备,四肢皆全。便就学爬学走,拜了四方。
猴子
刚出生就拜了四方,其实就是感念天地有好生之德,让他诞生,可见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猴子。再后来不远万里赴方寸山拜师菩提祖师。他对祖师的一席话,发现这个猴子那可不是一般的懂礼数:
我无性。人若骂我,我也不恼;若打我,我也不嗔,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。一生无性。
然而学会了本领之后,孙悟空确实有点碰撞,赴东海讹诈了四海龙王,闯地府打绝九幽鬼使,后来更是大闹天宫。这一番操作猛如虎,但是整个下来天庭并没有损失一员大将,也没有折损一名中层神仙。是孙悟空做不到吗?并不是,那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,敲谁脑袋上受得了?可孙悟空这么多长战斗,愣是没有打死一位有影响力的神仙,可见他其实还是留着手呢。
再看看他看守蟠桃园期间,明知道东华帝君的爱徒东方朔偷桃,可是他却放任不管,而且这东方朔可不是初犯,可孙悟空依旧没有下手,可见他在那时候就很懂得人情世故。
东方朔偷桃
三 所以说孙悟空能有今天的成就,可不是没有脑子的敢杀敢拼,他是该出手时就出手,凡事都留有玉帝,即便是顶级大佬,也只是觉得爱闹,但绝非十恶不赦。大佬们的态度才决定了孙悟空的未来。
而五行山只是进一步加深孙悟空对于人情世故的认识,因此从五行山出来后,他更加谨慎,所以最终他修成正果,而且成了斗战胜佛。真是应了《少帅》中那句经典台词:江湖不是打打杀杀,而是人情世故。其实现实中的中东战争也是如此,实力才是硬道理,而那些实力不强的国家如果想要生存,就得谙熟处事方法与原则,做到平衡。
发布于:河北省鸿岳资本配资-低息配资炒股网-正版炒股软件-股票配资门户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